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关于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建立了相对论 | B.伽利略提出了“日心说” |
C.哥白尼测定了引力常量 | 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
如图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静电感应,水平直径上C、D两点电势差为
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点场强为零
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
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
真空中,两个相距L的固定点电荷E、F所带电荷量大小分别是QE和QF,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M、N两点,其中N点的切线与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
A.E带正电,F带负电,且![]() |
B.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 |
C.过N点的等势面与过N点的切线垂直 |
D.负检验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J |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
AB、CD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为q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关于AB对称且相距等于圆的半径的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电荷量的电荷Q,则该点电荷Q( )
A.应放在C点,带电荷量为-q
B.应放在D点,带电荷量为-q
C.应放在A点,带电荷量为2q
D.应放在D点,带电荷量为-2q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N接地.在其两板间的P点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再将M极板向上移动少许,P点的电势增大,P点的负电荷电势能增大 |
B.闭合开关,再将M极板向上移动少许,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
C.闭合开关,再将N极板向下移动少许,P点的负电荷受到电场力增大 |
D.闭合开关,电容器充电后再断开开关,将N极板向下移动少许,P点的负电荷受到电场力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