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 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
| D |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1999年报道合成和分离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5+与H2S是等电子体 | 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
| C.N5AsF6化合物是共价合物 | D.N5AsF6是极性分子 |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
|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
|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 D.NH3的热稳定性比PH3强 |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加入试剂 |
稀硫酸 |
浓硫酸.加热 |
稀硝酸 |
浓硝酸 |
| 实验现象 |
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
无色气体 |
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 |
红棕色气体和绿色溶液 |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A.Cu B.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C.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下列物质间分子间力最大的是
| A.O2 | B.N2 | C.Br2 | D.H2 |
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烧碱固体溶于水 |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
| C.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 D.碘溶于酒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