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请回答:
(1)14~15世纪,哪一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材料一中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中各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于欧洲,他们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所指"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的政治家有哪几位?为走上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国家有何重大举措?
(5)材料三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欧洲面临发展困难,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
材料一: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材料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渠”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评价者对此“渠”持什么态度?它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出党犯的左的错误都有哪些?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什么?从对这些左的错误的思考,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四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五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三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4)材料四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5)材料五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结局如何?中国人民取胜的是哪一次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孙中山
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地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一大上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孙中山采取了什么对策?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的“计划彻底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有什么不同?
(3)孙中山革命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