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蓝藻属于 。为解决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 |
青鱼 |
鲢鱼 |
鳙鱼 |
鲤鱼 |
食性 |
螺狮 |
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杂食 |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
(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 。
(3)下表是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 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
A |
B |
C |
D |
E |
Pg |
15.9 |
870.7 |
0.9 |
141.0 |
211.5 |
Pn |
2.8 |
369.4 |
0.3 |
61.9 |
20.1 |
R |
13.1 |
501.3 |
0.6 |
79.1 |
191.4 |
(4)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蒸馏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 ;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 ;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A”步骤处理的目的是 。
②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
如图所示为一种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限制酶的切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2)这种限制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是G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酶产要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中。
(5)若用该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到了抗虫基因,要将该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抗虫棉,则所需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该运输工具具有的特点是:有多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受体细胞内可进行________________;具有特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某植物种子24小时后播种,发芽第5天幼根、胚轴生长的情况,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浓度(mol/L) |
10-9 |
10-7 |
10-5 |
10-3 |
10-1 |
幼根(mm) |
30.1 |
20.1 |
10.7 |
5.6 |
0 |
胚轴(mm) |
11.7 |
22.3 |
40.5 |
30.4 |
0 |
(1)幼根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而胚轴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
(2)根据试验,你认为此种植物幼根和胚轴能协调生长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____。
(3)由此说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时本实验还能提供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动物脑的研究不断深入。人类的脑中有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它是谷氨酸在一种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而来。有一种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病,就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
(1)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则控制谷氨酸的基因可表示为,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个数=。
(2)r-氨基丁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暂时贮存于的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兴奋时,可以迅速通过作用释放到中,作用于突触后膜。
(3)该实例体现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
(4)右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可推测Ⅱ4的基因型可表示为,调查得知Ⅱ5的母亲也患该病,现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10分)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中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__________。
A.14C和18O | B.35S和32P | C.14C和32P | D.35S和18O |
(3)分析图中B可以看出,如果事先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则转化作用(能或不能)发生,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_______ ________。
(共14分)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中DNA的模板链是
(2)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图中的(填代号),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
(3)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
(4)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也有一部分分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