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二倍体,2n=24)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粉色百合中存在少量绿色个体,研究者发现,绿色百合细胞液呈弱酸性,而色素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绿色,生理机制如下:
(1)基因R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图中a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蛋白R应该是一种蛋白_____。
(2)研究发现,野生粉色百合的细胞中存在一种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该mRNA与R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相似。下图为两种mRNA的差异部分对比,由此推测少量绿色个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的原因是______。(AUG:甲硫氨酸(起始),GAU:天冬氨酸,GAC:天冬氨酸,AUU:异亮氨酸)
(3)含基因H的百合,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h,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降低百合香味是育种者试图实现的目标。基因R可抑制百合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百合,请用这批百合,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杂交育种获得一批清香型、能稳定遗传的百合。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说明。(不要求写配子)
目前,DNA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若用DNA分子存储信息,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多少个不同的数据
A.50 | B.100 | C.450 | D.4100 |
下列对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B.边解旋边复制 |
C.复制需要酶和氨基酸 |
D.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T)/(G+C)=1 B.(A+C)/(G+ T)=1
C.(G+C)/(A+T)=1 D.(A+G)/(T+C)≠1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分离,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
A.蛋白质外壳 | B.较轻的大肠杆菌 |
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 |
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
A.全部子代噬菌体DNA |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