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
D.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K值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 )个/mL。
A.5×105n | B.5×108n |
C.500n | D.50n |
下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后呈现动态波动 |
B.如种群数量的a等于K/2,则c等于2a |
C.种群数量小于c时,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 |
D.如b与c的值相差不大,则数量刚超过b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C.2可以表示S型增长的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曲线 |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
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
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 |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
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