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去脑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刚制备的“脊蛙”可出现“休克”,待“休克” 过后,仍可进行脊髓反射。为了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 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请根据提供的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要求完善实验思路,并 设计表格,把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结论填在表格中。
材料和用具:头部挂在铁支架上在左后肢大腿背面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脊蛙”一只,小烧杯,1%的硫酸溶液,清水,剪刀,药用棉等。
(要求:实验过程中只能选择后肢趾部为刺激点,1%的硫酸溶液为剌激物,对坐骨神经的有关处理只能在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处进行。)
(1)实验思路:
①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娃”左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用1%的硫 酸溶液剌激“脊蛙”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
②用清水清洗刺激部位。
③ ____
④待“脊蛙”平静后τ用硫酸溶液刺激相应部位,并观察记录现象。
(2)请设计表格,把④中具体的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最后的结论填在表格中。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 _____。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 )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下图甲表示某反射弧模式图(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①代表______________,③代表___________。刺激其中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乙图中,结构[⑦]____________的形成与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某同学制备了新鲜的骨骼肌标本2个;给骨骼肌施加适宜刺激,消耗肌肉中的ATP和能源;给A标本滴加ATP,B标本滴加葡萄糖,施以适宜刺激,观察是否收缩。
①以离体骨骼肌为实验材料,而不是直接刺激机体上的肌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进一步完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摇匀后,进行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杀病原微生物的目的,请根据下图及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体内控制抗生素的基因存在于_______ 上,抗生素属于___________代谢产物。
(2)从抑杀细菌的作用看,青霉素抑制了细胞壁的合成,实质则抑制____________的合成。
(3)如果要研究青霉菌群体生长规律时应将少量青霉菌接种到_______的_______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然后定期取样测定培养基里青霉菌群体的生长情况。
(4)若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首先要进行菌种的选育,通常采用___________方法获得高产青霉菌菌株;接着根据需要配制合适的培养基;再接着是对培养基和和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灭菌,如果灭菌不彻底,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然后再进行扩大培养和接种;进入发酵的中心阶段,必须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最后分离提纯得到青霉素。
请你根据下列生态工程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是。
(2)图中缺少了两个很重要的箭头,它们是:和。
(3)该生态工程中,的作用比较突出。其最大特点是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加快了,实现了“无废弃物农业”,防止了,实现了和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