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进行"建设生态文明"专题复习,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主题词"收集和筛选时政材料、梳理和整合考点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请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1)理解以下主题词与时政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代表主题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最适合的位置上,每个序号只填一次。
①再生利用,循环发展 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③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序号 |
时政材料 |
主题词 |
|
1 |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到201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2010年各减少10%。 |
||
2 |
广东省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建立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管理制度,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从生产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量,实现减量化。 |
||
3 |
实施"光盘行动"以来,仅南京的30所中小学,一个月就减少剩饭9万斤;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行动,倡导进饭堂请光盘、离课室请关灯、洗手后请关水龙头等。 |
(2)请分别分析上述时政材料中各举措的现实意义。
情景探究,回答问题
情景一:我看到悬挂在教室里的国旗脏了。
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小军发现校门口有不法商贩在向学生售盗版书。他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小军是在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
行使这种权力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桌看到彤彤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就关心地上前询问。“我的日记被妈妈偷看了!”烦恼的彤彤告诉同桌,“虽然里面没写什么秘密,但我还是特别反感妈妈的做法。现在我看到她都厌烦,真想从此不理她了。”同桌安慰说:“你妈妈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反正日记里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看了就看了吧。没关系的。”
(1)你觉得彤彤妈妈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2)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彤彤妈妈的这种行为?
(3)同桌的说法对吗?我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秘密?
初二学生小强学了“人不能选择父母”这课,感触很深,决定为自己布置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为爸爸洗一次脚。而且还向妈妈承诺,每个周五晚饭后负责洗碗。妈妈非常感动,同时对小强说:“孩子,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家务劳动是以后的事,只要你学习好,妈妈就心满意足了。
(1)请运用第四课的相关知识,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说出小强这样做的理由。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与父母之间渐渐有了距离。请完成下表,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学会正确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3)有的同学认为:“每一个生命的辉煌和灿烂都源自于父母的爱。”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学习了第一单元“自立自强”后,初二学生小张有了如下心得体会:
第一,如果生命是船,那么习惯便是能让它远航的帆。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第二,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生活态度便是深扎于地下的根。积极的态度能让你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第三,如果生命是鹰,那么意志便是能让它翱翔于长空的翅。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阅读材料,回答:
(1)以上心得,有些是错误的,请写下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2)生命之树郁郁葱葱,得益于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准备怎样来拥有这一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俄罗斯喀山进行的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宁泽涛获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宁泽涛在游泳方面天赋并不是最好,他的脚略窄,脚部面积不大。对此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客观正视,以刻苦的训练来弥补自己的短板。12岁进入海军体工队的宁泽涛,每天的生活就四点一线:游泳馆、健身房、食堂和宿舍,他每天要游完15000米,进行300次来回的折返。去年在海埂高远训练时,因为高原反应他曾练到晕倒在泳池旁。喀山世锦赛前,他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来训练,5周多每天如此,训练中宁泽涛好几次都拼到了抽筋,而且还屡次出现了呕吐的情况。为了心中的冠军梦,他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
宁泽涛的成长故事给你何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