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将若干黑藻、水草及小鱼分为两份(假设完全相同),分别放入A、B两个盛有等量湖水的相同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B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5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 h,期间用氧气探测仪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ml/h),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水作为A缸和B缸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A 缸在30 W时生产者的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B缸中测定的是该生态系统中每小时细胞呼吸的耗氧量
D.光照强度为45 W时,氧气的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泳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或DNA |
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 |
C.用龙胆紫溶液染色,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
D.用是否产生CO2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如果横坐标表示氧气浓度,则纵坐标能表示人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速率 |
B.图2中ab段和bc段都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
C.图3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C对应的浓度 |
D.图4中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自变量是
A.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
B.作物的细胞液浓度 |
C.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