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左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图1                                       图2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1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该水样取自黄河(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2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乙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多。
观察比较:图1中水样A与图2(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 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中东地区图”,请回答。

(1)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③是_____________海。
(2)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油库”,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其图中的位置序号为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
(3)与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成为本区发展的限制性资源。请思考,造成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4)中东地区以人种为主,居民大多数信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
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
(2)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后来由于运动,所以地壳,从而成为世界上最的山脉。
(3)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相互而形成的。
(4)请从这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沧海桑田”这个成语的含义。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每线1分,共8分)

注出A,B的经纬度
A. 度。
B. 度。

读等高线图说明:(共11分)

(1)B点和C点海拔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2)从B点爬到山顶A点省力,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省力?为什么?

读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问题(每线2分,共16分)

(1)写出五带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五带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____,四季分明的是__,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填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