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仅 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 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
B.在探究氯化钠浓度对人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氯化钠浓度是因变量 |
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是无关变量 |
D.在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可以随便控制 |
生物学实验需要使用某些试剂处理,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 |
内容 |
试剂 |
处理目的 |
① |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体积分数50%酒精溶液 |
脂肪颗粒相互分散,便于观察 |
②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质量分数8%盐酸 |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 |
③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生理盐水 |
维持细胞活性 |
④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
质量分数10% NaOH溶液 |
碱性环境,便于酵母菌细胞呼吸 |
⑤ |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质量分数15%盐酸、体积分数95%酒精 |
洗去多余醋酸洋红溶液,便于观察 |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 D.③④
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SiO2、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则滤液呈深绿色 |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
C.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
D.将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变成灰绿色,证明该溶液中有酒精存在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S1 |
20 |
0.90 |
18 |
S2 |
50 |
0.75 |
38 |
S3 |
100 |
0.50 |
50 |
S4 |
150 |
0.25 |
38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