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遇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
下图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④所示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
B.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4种细胞 |
C.图②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基因重组 |
D.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 |
在某种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
A.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骨髓瘤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
C.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
D.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 | B.是有氧呼吸 | C.不是乳酸发酵 | D.不是酒精发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