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t 2 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 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 2 降至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 t 2 降至 t 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向烧杯的水中加 N a O H 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 向烧杯的水加 N H 4 N O 3 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一类推成立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下列各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