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下图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延展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
铜 |
锌 |
锡 |
铅 |
铋 |
镉 |
熔点/℃ |
1083 |
419.6 |
231.9 |
327.5 |
271.3 |
320.9 |
①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水的组成
下图是18世纪化学家卡文迪许做的关于水的组成的实验。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9),实验现象是(10)。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11)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水的性质
Ⅰ.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下物质分散在水中,经搅拌过滤后,所得溶液名称正确的是(12) 。(选填编号)
Ⅱ.先锋Ⅵ是一种抗生素,每瓶含先锋霉素0.5g。注射时,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加入的水至少需要(13)mL。
Ⅲ.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ⅰ.在(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ⅱ.将图中甲溶液从a点降温至b点,两点分别对应的溶液具有相同的(15)(选填编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液状态
ⅲ.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4℃(升温过程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6)。
③水的用途
Ⅰ.写出制取碳酸饮料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7)。
Ⅱ.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18)(选填编号)。
A.降低着火点B.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C.与空气中气体反应生成CO2
碳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属于(6)性质。
②木炭具有可燃性,它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7)。③木炭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请在内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 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1) (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② C60能抗辐射,它的摩尔质量是(2) ,与它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种物质是(3) (填物质名称)。
③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1molC6H8O6中含有 (4) g碳元素,与 (5) molCO2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法:木炭燃烧 | B.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干冰 |
C.对环境影响:形成酸雨 | D.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
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
② 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13)。
③ 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14) 。
【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15) 。
A.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
B.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CO2 |
C.共生成了80 mL CO2 |
D.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