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⑴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现象。
⑵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溶液。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实际生产中,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分离”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1)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下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11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具育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16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下图中分别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x=12,则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4分)(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①P点的含义是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g。
③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最小范围是

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
(2)骨质疏松、佝偻病患者可能是缺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
(4)一种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