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T℃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T1、T2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Ⅱ)中T1>T2,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 min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 mol·L-1X、0.4 mol·L-1 Y、0.2mol/LZ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化合物XZW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NaAlO2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H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K、SO42、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H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
有丁达尔效应
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B
向溶液X中加入NaHCO3粉末
产生无色气体
X一定属于酸
C
淀粉NaI溶液中加入氯水
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I2
D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两溶液均褪色
X可能是SO2

向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二氧化硒( 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在回收过程中涉及如下化学反应:①SeO2 + 4KI + 4HNO3 ="Se" + 2I2 + 4KNO3 + 2H2O;②Se + 2H2SO4(浓) = 2SO2↑+ SeO2 + 2H2O;③Se + 4HNO3(浓) = SeO2 + 4NO2↑+ 2H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
B.反应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生成0.6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4NA
D.反应②、③中等量的Se消耗浓H2SO4和浓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