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ug/m³)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面约1000米是某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该城市冬季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是

①机动车尾气排放 ②企业和居民燃煤 ③沙尘暴  ④水体污染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言采取的积极举措是

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减少新能源的利用 降低植被覆盖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环渤海区域工业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资源北方多,南方少
C.水资源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

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的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区移到地形平坦的耕地上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 ,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耕地、森林、水资源 B.阳光、水能、木材
C.石油、煤、天然气 D.草地、荒漠、纸张

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共同特征是()

A.流量大 B.有结冰
C.水能资源丰富 D.含沙量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东海 D.唐古拉山、渤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