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以O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外圆为晨昏圈,不考虑地表起伏。回答下列问题。

若A、O、B三点纬度相同,则
A.太阳直射赤道                  B.O为太阳直射点
C.A点昼长可能小于北京昼长      D.C点可能位于海洋上
某日,A、D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70°,则
A.A地正东方向日出                          
B.B地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C.该日,A、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为30°    
D.D地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水稻

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充足 B.生长周期长 C.土壤肥沃 D.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下降 B.市场需求量降低
C.农业科技进步 D.城市化水平提高

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城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欲使直径为 0 .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0.1cm/s B.0.5cm/s C.0.7cm/s D.30cm/s

表中 P 、 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C.甲海拔比乙低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迎风地带图

左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出比重图,右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知,1995——2010 年河南省

A.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
C.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

关于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
C.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当,说明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下表示意 1996 年与 2007 年新疆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下图为 2006 年新疆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图。读下表和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2007 年较 1996 年,新疆

A.油菜种植面积增加 B.棉花种植面积增幅最大
C.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增加 D.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增加

造成新疆各类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效益的变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D.降水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