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 地点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
|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 A.老龄化严重 | B.热岛效应加剧 |
| C.就业压力增大 | D.土地供应紧张 |
读图,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降水量过多,洪涝灾害频发 |
| B.乙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
| 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 D.乙地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地盐碱化及湖泊面积萎缩 |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甲、乙、丙分别位于( )
| A.巴西、印度、南非 | B.南非、巴西、印度 |
| C.印度、巴西、南非 | D.巴西、南非、印度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
|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 ( )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
|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
|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
|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
下图是某区域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广西 | B.山西 | C.吉林 | D.甘肃 |
甲、乙代表的产业分布是()
| A.造纸工业和棉花生产 |
| B.造纸工业和粮食生产 |
| C.化学工业和棉花生产 |
| D.化学工业和粮食生产 |
图中箭头代表物资运输,其中适合较远距离运输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