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
1680 |
1921 |
2270 |
2151 |
2524 |
2529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比重(%) |
6.5 |
6.2 |
6.4 |
5.6 |
5.6 |
4.8 |
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二 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
材料一:据各大网络投票统计,2010年我国居民生活中关注度最高的汉字是“涨”字,下图表示的是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我国CPI的变化状况:
注: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有通货膨胀风险。
材料二: 我国CPI持续走高,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也给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压力,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内部需求的扩大。
材料三:针对CPI连续性上涨,2010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物价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把稳定物价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道理,分析指出导致我国CPI上涨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2)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道理,归纳出“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而目前,我国有农民工2.42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打工主体。他们不仅在超时加班、报酬低微且易被拖欠、劳动环境差等问题上维权意识比较强,而且学历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
材料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转变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2)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化解“两难”问题,实现和谐共“舞”提一些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世纪初,我国政府决定在68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5亿多人口的广袤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建设一个新西部的宏伟篇章。10年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良好开局,西部地区快速崛起,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展最快的10年。这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材料二胡锦涛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得到了宝贵启示。其中,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一定要深刻认识和充分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首10年,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时,改革现行资源价格形成制度,提高资源补偿费、税标准,健全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东部和西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确保西部按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西部大开发1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政治优势及意义。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结合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把西部开发推向前进。
阅读材,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时说: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申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在一个新高度、新准则的前提下进行保护。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河南申遗代表团承诺“不会对遗产地进行项目开发”,这是一种非常理智的态度。
材料二 2009年,大理市国道214线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部门和施工方擅自施工,在南北城墙分别开挖施工便道,穿过大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关遗址,造成龙首关南北两道城墙夯土墙体损坏约30米。
曾候选2009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江苏古运河畔的镇江千年粮仓,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别意义。2010年7月,这处遗址竞成建筑工地,镇江千年粮仓遭遇 “强拆”。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的理解。
(2)针对文化遗产被破坏现象,你认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保护?请对我国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中的“五个坚持”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