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份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
项 目 |
总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总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总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总量(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GDP |
314045 |
9.6 |
340903 |
9.2 |
397983 |
10.3 |
471564 |
7.8 |
财政收入 |
61330 |
19.5 |
68518 |
11.7 |
83080 |
21.3 |
103740 |
24.8 |
城镇居民收入 |
15781 |
8.4 |
17175 |
9.8 |
19109 |
7.8 |
21810 |
8.4 |
农村居民收入 |
4761 |
8.0 |
5153 |
8.5 |
5919 |
10.9 |
6977 |
10.9 |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民富是生产出来的。结合表格运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邢台市威县女孩刘云锐,六年前父亲去世,她带着患精神疾病的母亲上完中学。2014年高考中被石家庄学院录取,她带着妈妈上大学,勤工俭学,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妈妈,她的故事引起了河北电视台和《牛城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打动了无数读者。
(1)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伦理的积极作用。
(2)就青年学生更好地弘扬传统孝道伦理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美丽中国”这一美好建设蓝图,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未来景象。
十八大报告原文中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涵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的继承和发展。
依据所学哲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12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用哲学观点说明应该如何治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2)结合材料二,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近十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速超过28 %。美日英三国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我国海洋经济只占GDP的9.6 % ,而美国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已占到GDP的51 %。
材料二:国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将坚持“五个用海”(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要求全面实施。
材料三:近年来,M集团直面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淡水资源紧缺这一全球性问题,锁定海水淡化行业,遵循行业经济运行法则,针对海水淡化成本高等特点,实施“科技强企”策略,全力攻坚,冷静应对,在海水淡化产业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1)描述和说明材料一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与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国家在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中坚持“五个用海”的意义。
(3)联系材料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M集团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投身海洋经济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