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7% |
B.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就有30个C+G |
C.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 、14N 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
D.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 |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 |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换用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到模糊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清晰 |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将视野调暗 |
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
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
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
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