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7% |
| B.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就有30个C+G |
| C.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 、14N 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
| D.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 |
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只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 B.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必须至少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连接在碳原子上 |
| C.右图中,只有4种分子可能参与组成人体蛋白 |
| D.图中所有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各一个共同组成的一条短肽,其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个 |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核糖、肝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 |
| B.DNA和ATP中都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
| C.脂肪既能储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
|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 |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
|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
|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
|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生命系统的层次来看,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系统,同时还是个体 |
| B.病毒无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
|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
| D.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若细胞无色透明,可缩小光圈 |
| B.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
| C.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使根细胞保持活性 |
| D.观察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