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高浓度的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害。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请为实验拟一个题目: 。
(2)实验材料:大豆种子若干、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
(3)实验步骤:
①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均分为6组,并编号。
②分别用等量的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ppm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
③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期观察、记录、统计。
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 。
(4)实验结果与结论:
氯化铅溶液浓度(ppm) |
50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萌发率(%) |
96.5 |
96.0 |
96.0 |
93.0 |
18.5 |
6.5 |
主根长(cm) |
13.3 |
9.4 |
6.4 |
4.0 |
1.5 |
0.7 |
侧根数(条) |
49 |
32 |
23 |
20 |
9 |
0 |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高,萌发率、主根长及侧根数 。这说明 。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D,基因B、b的分离只发生在该时期
B.该细胞中基因B、b所在的两条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DNA分子数目相等
图1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2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甲 |
B.图l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乙,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
C.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复制;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丙→乙过程 |
D.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与图l中Ⅲ和Ⅳ对应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
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
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 :1 |
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a~d阶段(不含a、d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 |
|
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 ![]() ![]() |
B.等位基因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 :2 :2 ,该图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 |
D.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