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3号元素的名称是,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2)下图是元素锶( S r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x = ,锶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简易净水器中装入小卵石、石英砂的目的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2)如果某硬水通过该简易净水器净化,则净化后得到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检验。
(3)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二氧化碳③氢气 ④塑料 ⑤二氧化硫 ⑥氧气
(1)可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的气体是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4)会形成酸雨的是
(5)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
(3)2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5)最简单的有机物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装置Ⅰ中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装置Ⅰ中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提示:浓硫酸只吸收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固体即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数据如下表。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l.09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l),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3)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