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改革开放以来,该地柑橘园、水稻田逐渐转变为工业园区,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甲村西北主要地形类型为()
A. | 山地 | B. | 丘陵 | C. | 盆地 | D. | 高原 |
2.若图中有条小河,则其落差不可能超过()
A. | 300米 | B. | 400米 | C. | 500米 | D. | 600米 |
3.甲乙两村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 | 两村实施退耕还林 | B. | 甲村人口向乙村集中,恢复柑橘种植 |
C. | 甲村由乡村转变为城镇 | D. | 乙村工业迁甲村,恢复水稻生产 |
4.该地所在省区简称可能为()
A. | 浙 | B. | 滇 | C. | 鲁 | D. | 闽 |
读图分析,若图中B处是太行山时,那么A、C两处分别是()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高中部 | B.东高西低 |
C.中高周低 | D.西高东低 |
同时流经甲、乙、丙三级阶梯的河流有()
A.珠江、黑龙江 | B.淮河、黄河 |
C.黄河、长江 | D.长江、塔里木河 |
甲阶梯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沙漠气候 |
B.高原山地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
B.地势向海洋倾斜,不利于形成降水 |
C.呈阶梯状分布,利于陆上交通 |
D.在第一级阶梯上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A.满族 | B.回族 | C.壮族 | D.苗族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边疆地区 |
B.西部、南部边疆地区 |
C.东部、南部边疆地区 |
D.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