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有如何形成的呢?对此探明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甲                     乙                丙              丁
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信息与信息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们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首先,改变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随之 (增大/减小/不变).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此实验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喷烟或雾
B.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
C.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17世纪前,人们认为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 (是/不是)单色光;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色;实验表明,A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线,它的热效应最显著.B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

小红在实验室利用图1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图2甲、乙).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2
96
98
98
98


(1)请指出装置图中温度计操作的错误是:
(2)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3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6)要说明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你的具体做法是:
(7)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结论:物体振动得越 ,音调越低.
延伸: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达到一定程度,用力拨动钢尺仍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

小明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蜡的熔化规律”.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时间和 ,并及时观察它的 .实验表明: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同组同学提出异议,建议用 法加热会使蜡受热更均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