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强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探究时,小强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移动。
(3)探究后,小强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下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强正确判断出了这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___移动凸透镜。
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研究铅笔芯的电阻。实验器材有:若干型号的铅笔芯,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若干导线、电键、小灯泡。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⑴把图(a)所示的铅笔芯分别接入图(b)所示的A、B之间。他们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是根据。
⑵小华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小柳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小琦发现HB、6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于是猜测:铅笔芯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
①若要证实自己的猜测,小华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进行实验,小柳应选择下表中实验序号进行实验。
小琦则把图(a)中的A(HB)、E(6B)铅笔芯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你认为小琦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②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铅笔芯的电阻,请在上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用2B铅笔绘画)----;并将表格中的第一行的栏目补充完整。其实验原理是。
实验序号 |
型号 |
长度 |
横截面积 |
(18) |
(19) |
1 |
HB |
L1 |
S1 |
||
2 |
HB |
L2 |
S1 |
||
3 |
HB |
L3 |
S1 |
||
4 |
HB |
L1 |
S3 |
||
5 |
HB |
L1 |
S2 |
||
6 |
HB |
L2 |
S2 |
在研究浮力时,某同学用甲、乙两种液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和(c)的实验,研究的是。图(a)、(c)和(d)的实验,是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是否有关,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刘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测量电流的仪器是。(均选填字母)
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斜面倾角θ |
物块重量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300 |
5.0 |
0.6 |
4.2 |
1.2 |
3.0 |
5.0 |
||
300 |
3.0 |
0.6 |
2.5 |
1.2 |
1.8 |
60% |
||
450 |
3.0 |
0.8 |
2.8 |
1.2 |
2.4 |
3.4 |
71% |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