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 |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特,电阻R的阻值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由A端滑动B端的过程中()
A.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大 | B.电阻R的功率不断变小 |
C.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变小 | 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不断变大 |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
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 B. .F甲<F乙 C. B. .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