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 B.管仲改革 | C.商鞅变法 | D.孝文帝改革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主张 |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
A.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 B.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听到消息后说:“人类打开了潘多拉这个魔匣”(“潘多拉魔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充满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还有希望的匣子)。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D.网络信息技术 |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里的“钥匙”是指( )
A.进化论 | B.量子论 | C.电磁感应说 | D.三大运动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