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历史的影响十分复杂,关于一场改革的评价,往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读书人: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现代学者:王安石运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材料中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批评的出发点和实质有什么不同?
(2)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历来是国家政治不可回避的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一赏则兵无敌,一刑则令行,一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商君书》
材料二美国实行的是宪政联邦体制,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宪法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联邦和州政府的权限。……如凡牵涉到宪法修改的条款,除了必须经国会批准外,还必须得到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批准才能成立。自《合众国宪法》诞生以来,一共通过了27个修正案,从1800年至今,仅通过了16个修正案。
——《美国政体的结构与运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哪些方法?(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这样的权力分配有何积极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同学以“近代中国百年梦”为主题整理出部分资料卡片。要求:参考卡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三张卡片提示,回答卡片中①②③空白处的问题。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百年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育官与选官制度(标准、方法)”。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秦至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发展趋势。
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各国经济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在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至少直到1 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据材料一,概括贡德·弗兰克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1860年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表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欧洲其他国家 |
世界其他地区 |
所占比例 |
25% |
11% |
9% |
24% |
31% |
——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等资料改编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三……而首先是美国在战后初期就上升到称霸世界的峰巅。美国是交战国中唯一没有遭到战火破坏的大国,而且通过战争获利甚大,国力得到空前加强。当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4%(1 948),出口贸易32.4%(1947)和黄金储备的74.5%(1 948),以及世界谷物收获量的1/3。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摘自《世界当代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美国巩固经济霸主地位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客观进步作用。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近年来,更是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末年,松江“名园错综,交衢比屋,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置业者为了争一小间瓦房,“宁挥千金而不恤”……进入嘉庆年间,安徽的布商来松江置业,浙江的米商来松江置业,安徽的出版商来松江置业,从乡下到松江打工的织工和皮匠蜂拥而至,使得原来卖不掉的房子,“今则求售不得”。
——《明清时松江房价》2009年4月27日载于深圳商报第4版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的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对明清社会发展可能会导致哪些影响?
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是环境恶化、居住拥挤的重要原因。从工业区多数劳动居民的家居中,可以看到几乎原始的生活痕迹……工人居住的拥挤程度和住房的低劣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利物浦市,尽管这里的商业发达,堪称繁华富足,可是工人们只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居住在里面的几乎都是贫穷的工人家庭。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日常生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361期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造成英国工人居住条件较差的原因?
材料三 1987年,深圳率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使用权可以交易,实质上突破了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房子只能由政府分配的局面……并逐渐向全国推广。
……
1992年,万科、保利、恒大等地产公司相继成立。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改革的策源地?1992年,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的社会原因可能有哪些?
材料四 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房价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房地产行业规范性、结构性调整将藉此深入展开。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4)材料四认为当今国内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证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