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6 年,东罗马帝国发布谕令“承认帕比尼安等五人的论著具有法律渊源的效力,由以上五人援引的其他法学家也受到同样的承认。在发生歧义的情况下,多数人的观点有效;如果持不同意见的双方人数相等,帕比尼安的观点处于优势地位;如果找不到后者的观点,审判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裁量做出决定。”由此可见罗马法的重要特点是
A.创制机制灵活、多元 | B.内容丰富、应用性强 |
C.高度逻辑化、体系化 | D.内容庞杂、体系完备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①皇权逐渐加强 , 相权逐渐削弱
②中央权力逐渐加强 , 地方权力逐渐削弱
③政府职能部门权力逐渐加强 , 宦官权力逐渐削弱
④内阁权力逐渐加强 , 六部权力逐渐减弱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