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世纪,自然灾害、疾病和饥饿时常降落到人们的头上,现实的苦难与关于“上帝之博爱”的说教严重冲突。因此近代技术革命承担了表现上帝之博爱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革新常常被看作是基督教复兴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恰恰是技术革新减轻了手工劳动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A.教会对科学研究的肯定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进步
B.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受到了宗教的排斥和鄙视
C.归于上帝的荣耀成为当时技术革命的主要动机
D.基督教的复兴运动是近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前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他们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小明同学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下列各项中最有助于小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是()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D.《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初期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制定劳工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