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月北京的雾霾天气引发了许多有关环保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农业垦殖多在人烟稀少,甚至人迹罕至的山区,或者围垦湖面以及滨江濒湖的洲滩、沮洳,或者在东部沿海地区,人们采用围垦荡地的办法以扩展耕地,即使在北方的农牧交汇地带,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垦殖。到清朝后期,宣布移民实边、放垦蒙地,内蒙古草原南部的农垦规模更是空前扩大。……
在鄂西山区,“承平日久,生齿渐繁,虽幽崖邃谷亦筑室其下,峻岭高冈亦耕作其上”,“然多狃于目前而忘远虑,当夏月骤雨,大水暴至,有阖庐漂荡者,有耕耘山上不及奔避,急流冲激而去者”。
——摘自《明清县志》有关论文
材料二 埃及的阿斯旺高水坝无疑对提高埃及的供水量是有价值的,但是与此同时,它却减低了向地中海漂流藻类营养物质的数量,以致对许多国家的鱼类工业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近代时期工业的急速增长,几乎纯粹是一种灾难。近代技术所产生的废物,其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向自然界撒放的杀虫剂、大量的人工合成产品、原子武器试验产生的结果等。如1986年苏联的基辅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危险辐射,1991年伊拉克冲突中有500万至1000万桶石油被倾注到波斯湾水域,于是政治上对生态资源的损害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与人口爆炸之间紧密关联的问题在全世界存在着。正是近年来人口惊人的增长,生态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美】罗伯特·E·泰勒《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围绕着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会议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三项文件。“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垦殖面积扩大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环境问题,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和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措施。你如何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两汉丝绸之路图

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
材料二:汉代外交以“博望”“定远”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志。唐代国威强盛,却没有大规模的远行出使记录。当时的外交,有所谓“万国朝未央(宫)”“万国拜含元(殿)”的形势。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布国威于四方”。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发展对外关系的动机与西方有何不同?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山舰事件”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有何不同?试分析中共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

概述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发生的变化,简要分析经济与思想文化方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观察下面历史文献和图片,回答问题:

图1大总统誓词

图3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
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三幅图各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历史进步性何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