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了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泽东之于中国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把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运动。”文中的“此事”是指
A.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 |
B.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
C.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 |
D.命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话表明雅典
A.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 B.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 |
C.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 D.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下列一组图片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这组图片表明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
C.中国政府始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