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C.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美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没有实现  B.美国反对惩罚和削弱德国
C.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目的未达到   D.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未得到协调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巴黎和会上

A.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B.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C.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D.美日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