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印度“圣雄”甘地的思想被称为“甘地主义”,其主要局限是
A.非暴力抵抗英国殖民 | B.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
C.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 | D.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 D.印度出现盐荒 |
孙中山首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是在
A.兴中会的宗旨中 | B.同盟会纲领中 |
C.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 | D.孙中山北上宣言中 |
孙中山被尊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一系列斗争 |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与英国作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