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爱国诗人黄遵宪用诗歌记录了近代中国的许多重大事件,揭示了民族矛盾,表达了爱国的激情。其中“城头彭彭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相关()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堂堂天朝大国,现在竟被西方的一个夷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指的是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别标志美国、德国近代宪政的开始。这两部宪法的共同点之一就是( )
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
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