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产业分布变化
A.制造业密度差别在市区最大 |
B.市区服务业、制造业密度均增大 |
C.制造业向近郊区集聚,服务业密度由市区向郊区减少 |
D.服务业、制造业密度均由市区向郊区减小 |
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关联性不大的是
A.地价水平 | B.技术人才 | C.交通通达度 | D.环境优劣 |
以下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最能代表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景观” 图,回答: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条件变化 | B.农业科技发展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市场需求变化 |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回答1-2题。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减少,枯水期流量增大 |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增多 |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增强
②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③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
C.矿种多、质量好 |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
下面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矿产种类 |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
||||
能源矿产(煤为主) |
92.17% |
||||
金属矿产 |
3.95% |
||||
非金属矿产 |
3.88% |
||||
合计 |
100%
|
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