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于家庭农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家庭农场历史悠久。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称鼓励和支持农民承包的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当前各地方行政村积极开展“互换并地”的政策,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材料二:在吉林省延边州,很多农村青壮年出国劳务、进城打工。为解决农村无人种地的难题,2008年延边州开始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即由农场承包村民的土地,付给村民租金。几年来全州土地流转面积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67.04%。
(1)比较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家庭农场”生产特点的异同。
(2)分别评价吉林延边和上海松江发展“家庭农场”的气候条件。
(3)概述“家庭农场”对吉林延边地区的积极影响。
(4)分析上海农业用地基本分布于松江、崇明等郊区的原因;分析松江“家庭农场”大量生产蔬菜的原因。
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气候区,__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3)本地区稠密,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写出图示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5)按投入多少分类,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 C.混合农业 D.自给农业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代表城市的人口增长”示意图甲和“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A城市属于国家,城市化处于图乙中的阶段,B 城市化处于图乙中的阶段。
(2)从城市化水平比较,A、B城市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填字母)。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4)B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现象,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环境保护】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青海湖2001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
材料二:2001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三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
海晏 |
刚察 |
天峻 |
|
年降水量变化值(毫米) |
+18.9 |
+7.4 |
+15.5 |
年平均气温变化值(℃) |
+0.05 |
+0.06 |
+0.12 |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0至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1)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要分析A作用减弱时,鄱阳湖平原发生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