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回答问题。
岩层的埋藏深度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地下岩层的形态一般可以表示岩层受到强大挤压作用后而产生的弯曲变形状况,如下图a处的地下岩层受挤压作用而上拱。

(1)说明在野外准确判断褶皱形态为背斜的方法。
(2)据图可以判断①④两地为背斜成谷,说明判断依据并分析成谷的原因。
(3)⑤地属于哪种地质构造?说明判断理由,并归纳该种构造地带容易形成的地形。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5-59,分析回答:

图5-59
(1)副业、渔业、林果业分别在甲、乙、丙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甲地应发展 业,理由:
乙地应发展 业,理由:
丙地应发展 业,理由:
(2)计划在①~⑥处,分别建化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分别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化肥厂应建在 ,理由:
石油输出港应建在 ,理由:
自来水厂应建在 ,理由:
疗养院应建在 ,理由:
罐头厂应建在 ,理由:
制碱厂应建在 ,理由:

读下面的表和图5-66,完成下列问题。

就业结构变化
经济部门
就业人数
增减幅度(%)
农业
-9662
-3.6
食品加工
168
2.1
纺织
2825
23.6
服装
2610
52.3
汽车工业
-498
-14.5
机械及仪表
-582
-2.5
建筑业
928
2.2
服务业
2664
2.1


图5-66
(1)表中所列的各部门,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是。你认为加入WTO以后,对该行业有何影响?
(2)表中所列各部门中,就业人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原因是
(3)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汽车和食品工业,最有可能表示汽车的是,原因是
(4)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全国年产量不及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指出我国汽车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5)图中OM点的含义是;其说明

读图5-65,回答问题。

图5-65
(1)20世纪50年代后,引起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出现世界工业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技术革命的产生 B.劳动力价格因素
C.环境因素 D.工业布局的变化
(2)从60年代到90年代,劳动密集型工业在亚洲的转移趋向是( )
A.日本→新加坡→中国 B.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
C.香港→中国台湾→韩国 D.中国沿海地区→新加坡→日本
(3)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地区。随着劳动力价格的逐渐上升,该地区今后外向型工业发展的关键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越南出口型劳动密集工业发展滞后于东盟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是对外开放较晚
B.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少输向韩国、中国,其原因是日本劳动力价格高
C.海外投资资本输出可能导致资本输出国劳动力的输出
D.劳动密集型产品由发展中国家输往发达国家

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简图”(图5-64),回答:

图5-64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 )
A.距市中心近 B.地处河流下游
C.水质较好 D.接近居民区
(2)B地是上海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省,所需铁矿石来自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接近
(3)C是金山石化总厂,从其布置的方位看,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4)图中D、E两处农民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
(5)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并预测其工业发展方向应以为主的经济为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图5-63
材料2
某国国情简况表

位置
亚洲西部
面积
1.4万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判断材料2表示的国家名称是
(2)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3)该国属于干旱的沙漠气候,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这是由于该国十分重视依靠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4)从自然条件考虑,上图中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
。(写字母)
(5)A、C两地乳肉畜牧业均较发达,但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A.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