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新加坡气候资料,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新加坡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原因。
(3)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口约500多万。据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为了阻止海水倒灌,该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除上述措施及_________(根据临海角度)、废水回收利用外,该国还向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______________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5)根据该国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概括该国公共住房的分布特点。据图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6)据图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发展地铁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自身在承接产业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7)简要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中C湖泊的名称:
C:
(2)图中大庆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美国南部工业区中的也有该工业分布。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3)简述甲图中A和乙图中B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点。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城市为
(2) 丙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流沙侵袭,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是
(3) 甲、乙两地均属图示区域农业发达的地区。试对比分析两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

读“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
A ,B。C
(2)图中带有箭头的虚线代表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输出线路之一,该线路的名称是,该线路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该线路的优点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盖区及新疆、内蒙古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地带,人们难以到达,利用遥感资料有助于掌握这些地区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泊的分布、面积、水量、水质、水文资料等。
下图中,图A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格为图A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19.8
28.5
17.0
9.0
1.6
0.5

⑴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可以找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和河流R的共同的直接解译标志是_____________。
⑵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探测范围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信息量大。
⑶根据表中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类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森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⑸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做出此判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导致雪线上升的环境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