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3)

指标
广东
江苏
GDP总量(万亿元)
5.7
5.4
GDP增长率(%)
8.5
10.1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
5.1
恩格尔系数(%)
38.4
36.4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2.8:1
2.5:1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
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
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
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
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务院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
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
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
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
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
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
能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
解决材料一中出项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
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2010年6月,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中国农民艺术节
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以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为主体,以“服务农民、依靠
农民、普惠农民、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农民艺术节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市场
筹资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发农民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新的农民收入增长
点,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农民艺术节的社会公益性,给农民艺人提供展
示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让艺术节成为弘扬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农民文化艺术展
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宣传国家“三农”新貌的阵地和国内外来宾了解与欣赏农民艺术的窗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举办中国农民艺术节。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的重要性。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
锦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简要回答为什么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
展。
(2)从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
(3)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请同学们对政府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几点合理化建
议。(至少2条)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哪些因素影响幸
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
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
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
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
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
(1)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微博成了中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又一途径,2011年,公众通过微博及时发布了温
州动车追尾事件等大量最新消息,关注和推动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9月8日河北沧州地区
黄骅市沈庄片区民房强制拆除事件的进展……人民舆论监测室秘书祝华新说:“人人开微薄,
等于给政府、公务员装上了摄像头。”
今天互联网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网络水军”、
网络公关公司等炮制虚假民意,诽谤竞争对手,干扰正常秩序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网络
民意的真实性。一位网络公关公司的经营者说:“我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有钱,你想怎
样我就怎样。就算一粒沙,我也能说成一片海。”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政府如果
无视网络民间存在,那么就会闭目塞听;如果过于相信网络民意,则可能会偏听偏信。”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民意表达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公民如何
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