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地。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判断依据是。
(3)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铁路。
(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5)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近几十年,对该高原采用的整治措施主要有。
(6)M为(山脉),它与淮河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A,B。
(2)判断:B点在A点的方。
(3)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方向)。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多或少)。
(2)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填字母),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或西)岸降水多。
(3)C、D两地都位于(填高、中、低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地。
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2)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徐州地区正午时校园旗杆影子的长度达到一年当中最。
(3)该日C点比B点的白昼时间。
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为我国的水系,甲处是山脉。
(2)A处是水利枢纽,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和第两个阶梯分界线上。
(3)A处水利枢纽具有排沙的功能,是为了防止该河流从(地形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段沉积,减缓"地上河"带来的危害。
2013年3月22-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月22日当地时间11时55分,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东三区)。此时北京(东八区)时间约为3月22日时55分。
(2)坦桑尼亚的首都在一年中有次太阳直射现象。
(3)刚果共和国位于五带中的带。
(4)习主席此次访问的四个国家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出访的四个国家中有三个国家都位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