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极地区图"及"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船航行至A点附近时位于洋;A点位于中山站的方向。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大陆时,看到的"南极主人"是(动物)。
(4)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干燥。
(5)以下关于极地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南极地区指的就是南极洲 |
B. |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
C. | 南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
D. | 极地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
世界年降水分布有何规律?
试写出划分半球的分界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高气温在洲北部,年平均气温约在以上。
(2)世界最低气温在洲,年平均气温约在以下。
(3)从等温线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4)在北纬300附近,年平均气温在00C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100C多的地区是,其低温的主要原因是。
(5)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
(6)图中数字①、②所在的大洲分界线是。
(7)图中数字③处在地球中的(温度带)。
(8)写出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纬度数。
假期,小张回到乡下的老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是:、和 。
(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米,山峰与P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AP还是AN)
(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 向 流。
(4)量得图上的X和O点距离是2厘米,外婆家住在村口X点,要想去文具店O点买东西,两地的直线距离大约是米。
(5)为什么居民点要位于河流的旁边?(答出两点即可)
我国国土东西、南北各跨5000多km,铁路运输以其运距长、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性质,突破了地域辽阔对国家和国民经济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空间阻隔。铁路成为改变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非均衡性的大动脉。读图分析:
(1)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汇铁路线连接起来:
(2)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板要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的李珊珊到云南滇池旅游,坐火车依次通过____线、浙赣线、湘黔线、____线到达昆明。这些铁路线沿线地区农田粮食作物主要种植_____。
(5)下列哪条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多()
A.京沪线 | B.京广线 | C.陇海--兰新线 | D.京包--包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