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这个激动人心的热词,激荡了2013年的春天,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请问
(1)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点什么?
(浙江)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阅读些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比较上述法律条文,归纳宪法与其他两部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选择材料中两部合适的法律,评析小明的行为。
(3)假如你是图中人物,你该怎么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么做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锻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少年应该在德、智、体等方面做好哪些准备?
(2)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经验,也是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复兴梦想的背景下,我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实施5年来,共引进了418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推动了“中国创造”,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带动了海外人才归国热潮,加速了国内高层次人才聚集,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比较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国家实施“千人计划”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如何迎接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科技魅力无穷,创新放飞梦想
材料一:2013年6月20日,在中国迄今最高“讲台”天宫一号上,3名航天员向地面的千万名师生演示讲解了许多物理原理,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
材料二:2013年,中国企业频繁在海外举行高铁展,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大力推介中国高铁。泰国愿以“大米换高铁”;中国与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宣布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国外政要相继在华实地乘坐体验高铁……“高铁外交”,一方面推动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成为促进合作共赢的外交新“名片”。
材料三:2014年1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太空授课”、“高铁外交”是我国近年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的硕果。我们在因民族自豪感而怦然心动的同时,不妨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静心思考以下问题。
【领会策略】(1)以上材料共同表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些战略与基本国策?
【疑点辨析】(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而这里又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云南)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表
国家 |
美国 |
法国 |
英国 |
德国 |
中国 |
人均公共教育投入(美元) |
2684 |
2161 |
2100 |
1422 |
42 |
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位次) |
1 |
4 |
14 |
3 |
20 |
材料二: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神州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在创记录,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夺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4%,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材料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荒凉的实验基地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攻克无数科研难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勤劳智慧等都奉献给祖国,成为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
(1)材料一、二各表明了什么?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推荐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2)材料三中科学技术黄旭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