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世界部分国家和区域生产、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 | 
| B.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 | 
| C.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午 | 
| D.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 | 
人均消费碳排放量
| A.印度多于俄罗斯 | B.美国最多 | 
| C.金砖五国多于欧盟27国 | D.日本多于美国 |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 
|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 
|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 
|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 
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 A.降水少 | B.大气流动性强 | 
| C.工业粉尘排放少 | D.交通流量小 | 
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 B.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 
| C.垂直变化7月最大 | D.垂直变化11月随高度递减 | 
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 A.晴天多 | B.白昼长 | 
| C.太阳高度大 | D.空气质量好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 
|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 
|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 
|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地表下渗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 
| B.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天中影子最短 | 
| C.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 | 
| D.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 
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与下列山脉走向大致相同的是
| A.太行山 | B.秦岭 | C.横断山 | D.祁连山 | 
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 A.7月12日前后 | B.9月10日前后 | 
| C.12月5日前后 | D.1月8日前后 |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 
|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 C.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 | 
|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有
| 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式 |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 
| C.降低老年人口的数量 | 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