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
|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
|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
|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
|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 C.摸着石头过河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 A.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 B.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
|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 D.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有学者记载,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对他的辫子觉得怪异,都在发笑。辜鸿铭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海天、肖玮《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那么好剪了”的根本原因是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 B.政体已经发生改变 |
| C.专制思想深入人心 | D.民主政治生活开始 |
“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这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材料中的“喉舌”强调的报刊具有
| A.权威性 | B.准确性 | C.娱乐性 | D.沟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