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监督权,实行五权分立。可见,在孙中山看来,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

A.官员产生方式 B.权力划分不细
C.民主具有虚伪性 D.不符合中国国情

1884年,淮军将领张树声在《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这表明张树声

A.意识到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 B.本质上仍是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认识到洋务运动已完全失败 D.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此言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孟子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一
C.王守仁的“致良知”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