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
B.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
C.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
D.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A.商鞅变法 | B.王安石变法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李悝变法 |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可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鞅变法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③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④商鞅变法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这种现象得到较大改观首先可能出现在
A.梭伦改革后 | B.克里斯梯尼改革后 | C.伯利克里改革后 | D.梭伦改革前 |
下图反映的是“9·11”事件中美国世贸中心大楼被飞机撞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安全 |
B.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咎由自取 |
D.“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新矛盾 |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我靠近两步,它就后退两步;我前进十步,它就向更远处退十步。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就在于——让我们前进。”当代乌拉圭著名记者,进步作家加莱亚诺讲这番话的直接原因应当是
A.政治体制走向融合 | B.和平呼声日益高涨 |
C.经济一体共克时艰 | D.南北差异依然悬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