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
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莲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
明清时期著名商帮出现,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 B.浙商和晋商 | C.徽商和晋商 | D.苏商和徽商 |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 B.纺织业和面粉业 |
C.造纸业和化工业 | D.冶金业和面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