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布洛赫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意在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 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它是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 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
B.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
C.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A.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
B.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 |
C.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 |
D.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郑和下西洋 |
C.丝绸之路开通 | D.蒙古人西征 |